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陈列。图片
志司代理参谋长张文舟:图片
张文舟,1951年8月~1953年4月任志司代参谋长,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51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装甲兵参谋长的张文舟参加祖国慰问团去朝鲜慰问,被彭老总留下,因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出任朝鲜停战谈判志愿军代表,由张文舟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理参谋长。1951年参与指挥了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参与指挥了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金城反击战和上甘岭战役。在抗美援朝代理参谋长期间,张文舟加强了志愿军司令部参谋长24小时值班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他要求参谋部必须汇报当天敌我的情况,而且还要及时整理出“战况综合”、“敌情综合”等材料。这些制度,节省了审读情报的时间,而且能够清晰明了地获得重点信息,方便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后来,彭老总因病回国,张文舟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参与指挥的金城反击战和上甘岭战役,都取得了胜利,大大增加了我军和美军谈判的筹码。停战之后,张文舟在沈阳负责编写志愿军作战史,总结作战经验,为日后的作战提供经验。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车第一师_琴心剑胆的温馨小屋_新浪博客图片
图片
坦克独立6团历史沿革:1950年11月,华东特种师战车第3团;1951年3月,志愿军战车第53团;1952年1月至5月,华东装甲兵坦克独立第6团;1954年4月,志愿军坦克独6团;1958年2月至1968年9月,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独6团;1968年9月至归属38军时,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六师第21团,后改称装甲六师装甲21团。现六师改六旅,21团撤编。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战场组建战车团:图片
海阔峰巍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952年部队出国前,坦克三师文工队在四平火车站欢迎新入伍的战士。1952年6月,坦克三师文工队随部队入朝,隶属于已在朝鲜的志愿军坦克指挥部(简称“坦指”)管辖。那时文工队有20多人,1953年初“坦指”赵杰司令员又将留在长春的东北装甲兵文工队的部分同志调入朝鲜,与我们文工队合并,我们的队伍由此发展至40多人。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文工队与部队一起于1954年4月返回祖国。资料来源:【军旅老照片】柴珏:志愿军坦克指挥部的文工队员(上)图片
1952年6月坦克三师进入朝鲜向驻地开进途中,经过朝鲜中部沙里院封锁区渡河的情景。当时政治部的队伍(包括车和人),在封锁区暂时没有照明弹照射的情况下强行渡河。坦克三师文工队的队伍在后边。图片
志愿军坦克指挥部文工队在朝鲜的驻地——瑞兴的一个山坳。文工队员分散住在照片左边小山坡上的一些防空洞里,男兵三四人住一个防空洞,女兵七八人住一个防空洞。山下的房子是朝鲜老百姓的,文工队的炊事班在那里做饭,开饭时都是炊事班战士把饭菜用桶装好挑上山去,挑着饭菜上山是很艰难的。图片
1952年六七月间,文工队在朝鲜的第一场演出,节目是表演唱《一粒子弹一包糖》。图片
1952年坦克三师文工队员在前线演出。图片
1953年坦克三师文工队员在驻地排练《坦克舞》。图片
1953年,志愿军坦克指挥部的文工队柴珏(右)和文工队战友张海天(左)荣获“模范青年团员”后,在朝鲜驻地土坡前与坦克指挥所政治部主任王广德(中)合影。(战友张海天八十年代曾任39军政委、武警总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少将军衔。)图片来源:【军旅老照片】柴珏:志愿军坦克指挥部的文工队员(中)图片
1953年,“坦指”司令员赵杰率领坦克三师文工队到志愿军总部参加活动,杨得志副司令员和王蕴瑞首长高兴地与穿着礼服的文工队女队员合影。左起:武国范、朱淑琴、沈玉娟、王蕴瑞首长、田嘉、杨得志副司令员、田凤云、索娅、周婷、李仲荣。图片来源:【军旅老照片】柴珏:志愿军坦克指挥部的文工队员(下)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佳成网配资-配资查询官网-配资开户公司-网上配资门户怎么登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