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又要面临没钱的局面了,因为赞助商耐克要抵制国足了。据最近圈里传的消息,耐克和足协签的赞助合同虽然还剩两年到2026年,但这两年里双方关系明显有点拧巴——球迷早就在念叨,这耐克一家独大的赞助模式实在不咋地,看球时总盯着球衣上那对钩,换场联赛又换个品牌,球迷图个新鲜也就罢了,可球员年年穿外资牌子,总让人觉得咱自己的足球文化差点意思。
说白了,赞助商愿意掏钱,图的是曝光度和好名声。国足这几年成绩啥样大伙都知道,亚洲杯小组赛都未必能稳出线,世界杯预选赛更是磕磕绊绊。耐克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估计也想着靠国足提升点国际形象,现在看效果没达到预期,加上国内体育品牌这几年也在发力,耐克可能觉得继续绑着国足性价比不高了。这事儿要是成了,国足接下来找新赞助商的难度可不小——毕竟谁愿意把钱投给成绩上不去、关注度起不来的队伍?
不过话说回来,国足愁钱这事儿,中超俱乐部可能得先叹口气。现在中超的赞助环境啥样?前几年还顶着"金元足球"的名头,各家俱乐部烧钱抢外援,赞助商挤破头往里钻。可这两年风向变了,投资缩水、球员降薪,连曾经喊出"五年夺亚冠"的豪言壮语都听不见了。就说现在俱乐部一线队员,底薪普遍就两三千,有的甚至更低,比赛一场才给200块补助——搁以前这钱连顿饭钱都不够,现在倒成了"正常水平"。为啥?因为联赛吸引力下降了,赞助商投钱看不到回报,自然不愿意接着玩。
有人可能会说,足协是不是该管管?可你仔细想想,足协这些年管的那些事儿,真的管到位了吗?裁判吹偏哨的事儿没少被骂,球员场上踢得懒懒散散没人管,更别说那些明里暗里的假球传闻了。足协要是真把精力放在这些基础上,先把比赛环境整干净,把裁判水平提上去,把球员的职业态度抓起来,说不定联赛能慢慢恢复元气。现在倒好,今天出一个"限薪令",明天搞个"中性名",把俱乐部折腾得够呛,可最该管的比赛公平性、青训体系,反而没见多大起色。
其实球迷心里都有杆秤:国足踢得烂,所以没人愿意赞助;没人赞助,国足更没钱提升实力,这是个死循环。但反过来想,要是国足能多赢几场球,哪怕是亚洲杯小组赛出个线,或者世预赛打进十二强,赞助商自然会排着队找上门。你看当年的广州恒大,靠成绩说话,亚冠夺冠那会儿,赞助商能从球衣到球场广告牌塞得满满当当,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说到底,足球这事儿,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可钱从哪儿来?不是靠赞助商施舍,是靠自己在场上踢出来的。足协与其急着找新赞助商,不如先把联赛的公平性抓好,把青训体系建起来,把球员的职业态度掰正了。等哪天国足能在球场上踢得让人竖大拇指,不用愁没人赞助——毕竟谁都想沾沾冠军队伍的光。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佳成网配资-配资查询官网-配资开户公司-网上配资门户怎么登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