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当三峡大坝的闸门缓缓开启,奔涌的长江水推动着巨型水轮机组,那一刻流淌的不是江水,而是真金白银——这座耗资2500亿的庞然大物,单日发电收益就超过1个亿!有人还在纠结它何时回本,可现实早已给出答案:光靠卖电,三峡就已赚回两个自己!
站在宜昌的坛子岭上俯瞰,你会被眼前的场景震撼。32台水轮机组轰鸣作响,像极了24小时不眠不休的印钞机。截至今年6月,这座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已累计发电1.85万亿度,按每度电0.25元计算,进账超过4600亿元。更惊人的是,这些清洁电力相当于少烧了5.6亿吨煤,让15.4亿吨二氧化碳远离蓝天。当全球为气候变暖焦头烂额时,三峡默默给中国攒下了环保家底。
然而真正的“摇钱”秘密藏在洪水里。1998年长江那场惨痛洪灾,直接卷走2500亿,相当于当时三峡的总投资。如今三峡水库393亿立方米的库容,成了悬在洪魔头顶的镇妖剑。2020年夏天,7.5万立方米/秒的洪峰咆哮而来,相当于黄河全年水量三天内冲到眼前!大坝硬生生扛住,避免下游1500亿损失。二十年间,这样的生死拦截上演了21次,年均减少经济损失上千亿。湖北一位老水利人感叹:“以前洪水来了要人命,现在三峡动动闸门,就救了一座城。”
改变的不止是洪水命运。曾经险滩密布的长江上游,流传着“川江不夜航”的魔咒。如今万吨货轮直达重庆,过闸运费从每吨120元暴跌至40元。今年春运期间,1551万吨货物安然穿越三峡,同比增长近10%。沿江企业每年节省物流成本160亿,这笔钱化作生产线上的新设备、工人涨薪的底气。重庆果园港的龙门吊操作员老张笑言:“以前运趟货提心吊胆,现在闭着眼都能开船!”
当然,再厚的账本也有争议页。库区泥沙淤积18亿吨的新闻曾引发担忧,中华鲟因水温变化推迟产卵牵动人心。但多数人没看到,库区森林覆盖率已超50%,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生态调度试验让四大家鱼重现产卵场,98亿财政拨款持续注入生态修复。更温暖的是百万移民的故事:奉节县移民新村的白墙黛瓦间,七旬王阿婆开起了农家乐。“当初哭着搬家,现在游客抢着买我的枇杷,年入十万哩!”
当我们争论经济回报时,三峡早已超越金钱维度。它让长江经济带GDP占比从40%跃至47%,934项专利托起中国水电全球话语权。今年汛期,智能防洪系统精准调度金沙江四大水库,将防洪标准从百年一遇推向新高度。这种底气,让欧美水电代表团参观时连连惊叹:“中国人把大坝玩成了超级计算机!”
站在2025年回望,三峡像极了中国发展的隐喻:敢用一代人的积蓄赌百年大计。如今它每天开闸都是净赚,但比金钱更珍贵的是,4亿人再不必夜听洪涛拍岸,每盏点亮的长明灯后都有清洁电力奔涌。如果时光倒流回1994年开工那天,我们是否还会按下启动键?答案早已写在荆江安澜的碧波里,写在万吨巨轮的汽笛中。
参考资料
新华社
中国政府网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报告
佳成网配资-配资查询官网-配资开户公司-网上配资门户怎么登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