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海,波涛汹涌,山川蜿蜒,而唯一能够抵御时光漫长的,只有那份真挚的热爱。
2018年,外卖员雷海为通过《中国诗词大会》大放异彩,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桂冠。那时的他衣着朴实,不求张扬,站上舞台的瞬间,反而以其平凡的姿态,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而正是诗词赋予了他这种从容与自信。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一段诗句至今仍回响在耳畔,六年过去,那个在舞台上闪耀的外卖小哥,如今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2018年3月26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第四期节目播出,雷海为一登场,便惊艳了全场。在个人追逐赛环节,他八道题目全答对,虽因总分略逊一筹遗憾落败,但雷海为的冷静与自信,令观众印象深刻。下场时,他并没有因此沮丧,而是轻松地说道:“我还会回来。”
他做到了。第九期,雷海为凭借百人团第一的位置再次杀出重围,重新站在了舞台中央。
展开剩余87%面对个人追逐赛的挑战,雷海为的外表依旧从容不迫,然而他内心的紧张却无处遁形,手心冒汗。比赛的不确定性让他压力山大:不仅要看自己的发挥,还要时刻关注对手的表现。
这次,雷海为没有像之前那样八题全部答对,但幸运的是,他最终凭借总分最高,赢得了这场个人追逐赛的胜利。接下来,比赛进入了飞花令环节。
飞花令,最初起源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一种以诗句接龙的方式进行的游戏。在比赛中,雷海为首轮的对手是交警张战锋。规则简单——轮流说出含有“平”字的诗句。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最终雷海为凭借“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这一诗句结束了这场较量。
第二轮的对手是一位十七岁的女孩——王天睿,年轻且才华横溢,曾多次出战,并展现了深厚的诗词功底。面对如此年轻的对手,雷海为自嘲道:“我这中年大叔,反应速度肯定比不过小姑娘。”起初,王天睿便抢下了三道题,这让雷海为略感焦虑。然而,凭借自己对诗词积累的扎实功底,他最终实现逆袭,赢得了这场较量。
观众和嘉宾们都为雷海为的表现鼓掌,董卿赞叹道:“你过去的风雨兼程,所有在书店里背下的诗句,今天都在这个舞台上开出了最美的花。”
在雷海为连续战胜两名对手,成功成为本期擂主后,《中国诗词大会》选人组的组长任琳娜兴奋地说道:“选他真没错!”虽然报名的外卖小哥不在少数,但任琳娜选择了雷海为,而雷海为也不负众望,成功演绎了一段“黑马崛起”的传奇。那么,这段黑马的故事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雷海为,1981年出生在湖南,从小便爱读诗。他回忆道,父亲是他诗词兴趣的启蒙老师。小时候,父亲总将古诗词写在纸上贴在厨房墙壁上,带着他一遍又一遍地朗诵。“他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雷海为这样说道。
1999年,雷海为考入娄底机电中专。在校期间,唐良凡老师曾是他的班主任。唐老师回忆道,雷海为在学业上表现突出,成绩优秀,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和精神文明奖。课余时间,他常常泡在诗词和书法的世界里,而这段潜心学习的日子,后来为他的诗词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雷海为毕业后开始外出打工。2002年,他决定独自前往上海,寻求一片新天地。去上海的原因简单而直接:“想看看大上海的繁华。”正是在这段时间,雷海为偶然看到由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侠客行》。在剧中,他看到了一句关于李白的诗句,这句话让他对诗词的热情愈加高涨。
2004年,雷海为在一家礼品公司工作时,偶然翻到一本《诗歌写作必读》的书,书中提到了诗词的格律问题,这使得他对诗词的理解更上一层楼。从那时起,他便成了书店的常客,开始了诗词、书法的修习之旅。
2008年,雷海为决定去杭州当外卖员。为什么选择杭州呢?他笑着说:“因为我喜欢古诗词中对杭州的描写,想亲身体验这座城市的风情。”在杭州,雷海为不仅是个外卖员,还加入了一个汉服圈子,迅速融入其中,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冲哥”,这让他在金庸小说中的侠客形象愈发鲜明。
在《中国诗词大会》导演组找到雷海为之前,他和几位外卖小哥合租在一起。每天的生活大致是这样的:早上八点起床,准备好三餐,送外卖从上午十点一直忙到下午两点,三点才有机会吃午饭。每一天,雷海为大约会接到50单外卖,花销也控制在每天25元以内。而即便如此,他对于诗词的热爱始终未减,他将《唐诗三百首》随身携带,甚至在等餐时,也不忘捧起书本,背诵诗句。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吸引了7万多人的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只有2万人参与了电话面试。而雷海为凭借85%的正确率,成为了节目组的重点选手。在节目组的一番努力下,雷海为最终赢得了百人团席位,并一路披荆斩棘,进入总决赛。
总决赛上,雷海为的对手是北大才子彭敏。两人之间的对决无疑是焦点——一个是顶尖学府的学子,一个是默默无闻的外卖小哥,场面十分紧张。面对有强烈夺冠欲望的彭敏,雷海为心态非常平和,他说:“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也会付出100%的努力。”比赛中,彭敏动作迅速,康老师画出图案后他便立刻抢答,但在焦急之下却屡次失误。而雷海为则沉着应对,稳如泰山,最终凭借不变应万变的策略摘得桂冠。
从《中国诗词大会》走红后,雷海为的名字逐渐为更多人所知。他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从一个外卖小哥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化人物,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即便成名后,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外卖工作,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清楚自己很快就要离开这个行业。
雷海为离开外卖行业后,成为了心田花开学校的一名全职教师,并且接受了央视《人物》专题片的采访,后来还担任了《朗读者》的朗读大使。2021年,在献礼剧《理想照耀中国》的第37集《生命有诗》中,雷海为出现在了荧幕上。
2022年,雷海为选择离开了心田花开学校,开始了广泛的旅行与探索。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各地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始终与诗歌为伴。
如今的雷海为致力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他参加了多场诗歌诵读活动,积极推广中华文化的精髓。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更多的人,带领大家走
发布于:天津市佳成网配资-配资查询官网-配资开户公司-网上配资门户怎么登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