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这片人文沃土上,美食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是一部流淌在烟火气里的家风传承史。
7月23日-26日,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寻味潮汕 传承家风”主题调研在汕开展。该院林恺铖副教授、揭锡捷副教授带领调研团队,深度走访汕头多家从事粿品、饼食、牛肉丸、鱼丸、鱼饭等生产销售的美食企业,参观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与主理人、非遗传承人交流座谈,用脚步丈量传统技艺的温度,用心灵感悟家风传承的力量,探寻美食背后历久弥新的精神密码,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
调研中,调研团队走进福合埕牛肉丸的总店,探访传统的牛肉丸制作技艺,在代代相传的捶打工艺中感受其“匠心独运、品质至上”的家族经营理念。踏进春梅里卤鹅的大门,在文化浓郁的场景中品味经典卤味,了解其独特配方背后代代相传的坚守和对食材本味的极致追求,体会“诚信立业、厚德传家”的价值观。在广东荣诚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里,感受现代化生产与传统节日文化的结合,品味其“家文化”的产品设计中传递的和睦互助的家族凝聚力。
展开剩余63%移步潮庭食品的展厅,感悟其对传统美食的技艺保护与创新,在规模化生产中,变的是包装和渠道,不变的是“敢为人先”的闯劲。来到汕头市晶华食品有限公司,体味传统鱼丸工艺在百年传承中坚持稳扎稳打,书写“团结协作、诚信经营”的家风传承与“靠海吃海、合作共赢”的生存智慧。在达濠德裕隆,探秘鱼饭等特色水产的制作奥秘,古法工艺与现代营销的碰撞彰显“守正创新”的家族发展理念。在老潮兴食品有限公司,听其讲述一代代传承人坚持对粿品的研发、创新与推广,不断推动粿品的产业化发展,用新配方演绎老味道,让非遗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这些美食企业就是一座座活的家风博物馆。通过连续4天的调研访谈,林恺铖副教授提出,“潮汕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每一道经典菜肴、每一家老字号背后,都深深烙印着潮汕人特有的家风文化。”揭锡捷副教授认为,“潮汕美食是‘舌尖上的家风’,每一口都传递着诚信、勤劳、团结、创新的价值观。研究美食与家风的关联,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社会文明风尚、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这场带着烟火气的调研,让抽象的家风文化变得可触可感。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本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对潮汕美食的文化溯源,还是一次对优秀家风的价值挖掘,更是汕头市文明办与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科学理论”的创新实践。下来,校地双方将持续深化结对共建,用更加具象的载体、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实践讲好讲活党的创新理论,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夯实理论支撑、注入精神动力。
发布于:北京市佳成网配资-配资查询官网-配资开户公司-网上配资门户怎么登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